《掼蛋单机版》是一款带有卡牌游戏特色的休闲游戏单机版本。掼蛋是在淮安民间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由地方的扑克牌局,取代传统“跑的快”和“八十分”发展演变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该游戏为第一个单机的掼蛋游戏,拥用华美的界面的较强的AI,是你练习掼蛋技术的好选择!
1. 更换了全部背景音乐
2. 增加了晋级成功的烟花效果
3. 增强了电脑的AI.
4. 对界面做了调整和美化
5. 修复了提示出牌的一些BUG
6. 增加了游戏时返回主界面功能
“掼蛋”,起源于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是一种在淮安地区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是由地方的扑克牌局 “跑的快”和“八十分”发展演化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使牌局更富有娱乐性和刺激性。安徽地区也非常的流行。在苏北的宿迁,淮安,盐城等地比较流行。
我问淮安老者起先为什么会叫“掼蛋”,这掼蛋的冠名确实有点老土。他们说这就叫入乡随俗。在这个小地方这“掼”的乡土动词使用得比较广泛,早年手工劳作收粮食,“掼把”是一个必须经历的程序。早年生产队队场上有十多个刻有深槽的石磙子,小麦收割登场后,农民兄弟都是三五个人围着一个石磙,把麦把朝磙子上扎。这种动作就称之为“掼”,是把扎紧的麦把捆扬过头顶,回缩后力量相对加重,这样麦粒子就很容易从秸秆上脱落。还有双方交手打架比试,有一方就提出叫我们来“掼一架”,还有就是“掼东西”,把器皿摔在地上。这里的“掼蛋”我认为还是“摔”的意思。“掼”还与物理学的惯性有着联系,就像新四军在南征北战中的北撤一样拳头缩回去再伸出来的力量要比直接打外去有力,掼蛋的战术里就有韬晦之计引蛇出洞的打法,一些激情的年轻人高起兴来,会把几张弹牌举过头顶掼出去,还真有点“掼”的气势和架势。
至于“蛋”这里可能是把字用别了,应该是炸弹的“弹”。按照“掼蛋”最初形成的时间,是一九六六年底或一九六七年初,当时正是“敌我斗争”尖锐时期,还有“原子弹”是当时最强大的核武器,在牌游戏中设立这种权威的牌种还是不足为怪的。我想大概是设立这原子弹炸死美国鬼子反动派吧。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都有点浓郁的乡土味。显得有一点不伦不类,没有那种文风的高雅。掼蛋打法里面还有一些排列组合的称谓也是如此。像“核讹诈”、“同花顺”、“杂花顺”、“三姐妹”、“逢人配”等,多看出命名的俗气。当时最初老百姓的乡土叫法并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人上档次地研究,至于这个“弹”后来竟演变为鸡蛋的“蛋”就不得而知了。难怪一位老乡谦虚说自己掼蛋技术不高,是软皮蛋。
四王是最大的牌>六张和六张以上炸弹>同花顺>五张炸弹>四张炸弹>其它牌型
单牌从大至小依次为:大王,小王,级牌,A,K,Q,J,10,9,8,7,6,5,4,3,2 (以打10为例,大王>小王>10>A > K>Q>J>9>8>7>6>5>4>3>2 )
对一般牌型而言,只有当牌型相同和总张数相同的牌,才可比较大小。
其中像三连对,钢板,顺子等组合牌型,只要比较其最大数值的牌就行。
特殊规则和名称
逢人配(任意组合)
配牌为当前等级的红桃牌。
比如级牌为10。2、3、4、红桃10、6可组成2,3,4,5,6的顺子
也可以任意组合成除大王,小王外的炸弹以及同花等任意牌型。
双贡 就是和对家最终为前两名。
双下 就是和对家最终为最后两名。
末游 就是最后一名。
头家 第一名。
接风 当某个人最后一手牌打出时,如果其他玩家都放弃。则下一轮的任意出牌权是他的对家。
游戏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个游戏还是可以拿来试试看的,喜欢的话,可以下载下来试试看。毕竟掼蛋的话,难度还是很不错的,游戏也不强求需要网络,作为单机版也是一个人可以玩的很高兴的。
奥特曼打小怪兽
于CG动画所媲美的游戏人物
感受中国现代铁路网
破坏掉你眼前的一切障碍